购彩大厅用户注册-- MBA智库百科 - 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
购彩大厅用户注册2023-01-31 16:05

购彩大厅用户注册

专访瑞银全球经济和策略研究主管 :全球利率即将见顶 ,通缩风险远超预期******

  步入2023年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 ,全球经济似乎出现转折点 。与此同时 ,美联储即将开启2023年的首次加息。

  瑞银全球经济和策略研究主管及首席经济学家卡普坦(Arend Kapteyn)于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表示 ,当前,发达国家加息进程已完成80%,还有一两个季度就会结束加息周期,因加息效果具滞后性,经济疲弱尚未完全体现 。大类资产方面 ,他对全球楼市 、美股 、科技板块等资产前景也作出了预测。

  在加入瑞银之前 ,卡普坦曾在德意志银行管理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宏观研究和外汇策略,也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深经济学家,他于荷兰中央银行开启其职业生涯 ,在货币和经济政策部门担任经济学家。

  2023年全球经济三大预测

  第一财经 :能否说说你对2023年全球经济 的三大预测 ?

  卡普坦 :首先 ,全球将进入一个比市场预期更为通缩的环境,目前的共识 是 ,通胀将顽固停留在央行目标之上约一个百分点,但我们认为 ,今年年末时通胀就可达到甚至低于央行目标;第二个预测 是全球将陷入衰退,我们认为市场尚未真正为衰退定价 ;第三个预测有关央行如何回应上述两点,我们预期,全球央行尤其 是美联储将采取有力行动 ,加息幅度将比市场定价 的高出几个百分点 。

  第一财经 :2023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何种形态 ?

  卡普坦 :经济重启利好逐步消退 ,欧洲能源前景仍不明朗 ,就业市场供应短缺 ,货币政策持续紧缩 ,以及实际工资下降都在拖累经济增长,在瑞银追踪的32个经济体当中,预计有13个经济体今年底前将录得至少两个季度的经济萎缩 ,接近“全球衰退”的定义。

  央行紧缩政策施压令经济停滞不前,且紧缩的大部分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因此我们预计 ,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2.2% ,剔除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该增速 是自1993年以来 的最慢 ,不过我们并不预期将有重大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一财经 :瑞银预期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将接近零增长 ,在一众华尔街大行中较为看空。为什么 ?

  卡普坦:我们预期美国经济或于二季度进入衰退。美国 是全球少数几个未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帮助家庭应对通胀冲击 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国家消费者相比 ,美国民众要苦恼得多 ,储蓄率已不及疫情前 的1/2水平,超额储蓄存量正以每年1万亿 的速度减少,信用卡借贷也在增长 ,看起来不可持续 。我们还看到资本支出下滑甚至收缩,住宅投资锐减,减速比以往任何一个加息周期都要快 。叠加仍在进行 的加息举措,我们可能会在二季度开始见到就业人口负增长 。

  值得留意 的 是加息效果的滞后性及其重大影响 ,据以往经验,美联储每加息100个基点 ,经济产出就会减少约100个基点 ,几乎一比一对应关系 。美联储试图将利率升至5%,因此还有很多经济疲弱尚未在数据中反应。

  第一财经:中国重启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后疫情时期,中国 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

  卡普坦:2月起,中国经济尤其是消费方面将快速回升,对全球来说 ,最重要的潜在影响 是能源需求上升,对全球旅游业也有积极作用,泰国、日本 、澳大利亚、欧洲将会受惠 。

  房地产行业改善将提振中国经济,该板块去年或拖累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今年预计只会拖累0.5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 ,待疫情形势稳定,中国经济将更倚重消费 ,同时减少对房地产和出口的依赖 ,经济更趋平衡,在复苏后的未来几年 ,GDP增速约为5% ,更具可持续性。

  全球利率快将见顶

  第一财经:美国楼市正经历二战后的第二大回调,澳大利亚房价创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 ,英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深度冻结风险。新一轮全球楼市崩盘 是否将至 ?在目前的市场泡沫中 ,主要市场 的房价会跌多少?

  卡普坦全球确实处于楼市调整,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带来的负面冲击为近50年之最 ,全球范围内 ,抵押贷款利率平均上升约3个百分点,经计算,将造成约15%的房价回调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楼市繁荣,持续时间创下纪录之最 ,而这一势头正在终结,故很容易放大振幅,发生30% 的房价修正 。不过,此次调整不同于2008~2009年时期 的次贷危机,因其对资产负债表的损害程度不同。

  另外,除了大家熟知的澳大利亚和英国 ,全球许多国家采取的 是浮动抵押贷款利率,欧洲一大半国家的浮动利率比例要高于英国,这将加剧对楼市的威胁 ,加大居民消费压力 ,造成额外 的通胀困扰。

  第一财经 :美联储是否接近紧缩周期的尾声?

  卡普坦 :大多数发达国家央行的加息进程已经完成80% ,还有一两个季度就会结束加息。欧央行去年12月 的鹰派表态令人意外,货币前景不甚清晰,美联储方面 ,我们预计未来还会加息两次 ,澳大利亚 、英格兰等央行也接近尾声,因此全球利率快将见顶 。

  有别于主流观点 ,瑞银预期今年7月美联储就会首次降息。原因之一 是通缩情况远超人们想象 ;其二,如果我们对于美国衰退 的预测准确 ,就业市场 的确出现岗位流失 ,货币立场将会完全扭转,要知道在过去40年中 ,美联储降息前 ,愿意承受一个月以上就业负增长 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因此 ,现在一切都取决于就业市场的走向 。

  美股尚未见底,科技股下半年反弹

  第一财经 :2022年美股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并且领跌全球大类资产,你认为美股 是否已经见底 ?

  卡普坦:这 是当前最大的激辩之一,基于传统衰退模型 ,我们不认为美股已经见底 ,原因是当经济进入衰退,股市往往大幅下挫,企业盈利也需下调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盈利的预期偏高15% ,而我们预测今年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盈利将倒退11% 。经济增长疲弱和企业盈利不振将拖累市场继续下探,预测标普500指数将于二季度低见3200点 ,可能至年底才会收复全年失地。

  市场产生分歧 的原因在于,一旦进入衰退环境,资产就可计入降息因素,降息可抵消盈利疲弱的利空。总体而言,我认为,形势好转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 。

  第一财经 :我很好奇你对“科技股已死”这一观点的看法,毕竟去年纳指首次录得四季连跌,苹果 、微软 、Alphabet和亚马逊等明星科技股都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最糟糕一年 。

  卡普坦:科技股最受利率走高打击,随着美联储政策有望转向 ,板块应该会在未来数月得到稳定 ,2022年 的流动性冲击将在今年下半年逆转,提振科技股实现反弹、跑赢大盘,故科技股的疲弱只 是暂时 的 。另一方面,科技股正处于估值修正周期,价格本身具有自我修正机制,一旦折让幅度足够大 ,那么对科技股的需求就会反弹 ,我们正在接近这一时刻 。

  第一财经:60/40股债投资组合策略在2022年经历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损失,一些分析师认为该策略今年有望回归,你怎么看 ?

  卡普坦 :我不认同,有以下几点原因 。瑞银预计,今年固收产品将录得创纪录 的回报 ,尽管加息周期即将结束并有可能转向 ,但利率水平相对于股票收益仍然很高 ,故股票吸引力不足 。更重要的是,全球增长处于历史低位,从企业盈利角度来看,持有股票也不会让你获得很多回报。

  今年,回归传统60/40股债投资策略还为时过早 ,如果你想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波动 ,股债比例大约在35/65(即35%的股票配置和65% 的债券配置) ,如果还想获得更高收益,债券比例应该更高。整体而言,我们会高配固定收益产品,低配股票 ,不过对中国A股会增加敞口 。

东西问·中外对话 | “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世界能给中国哪些启示?******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 :“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世界能给中国哪些启示?

  中新社记者 阚枫

  当“老龄化”伴随“少子化” ,“一老一少”成了很多国家面临 的世界性难题。

  2021年 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 ,占全国人口 的14.2%,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 的指标。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遇到“银发浪潮”,如何将“老年负担”变“长寿红利”,这 是中国必须攻克 的大课题。

  环视全球 ,西欧是最早开始人口老龄化进程 的地区 ,而亚洲国家中 ,日本 、韩国都有应对老龄化 的丰富经验,东西方社会可以给中国提供哪些“他山之石” ?

  就此 ,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林玲子,韩国东国大学原社会学教授 、中国研究所所长金益基,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和荷兰跨学科人口研究院(NIDI)访问学者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教授 、老龄化中心主任贝斯图与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展开对话 。

  专家们表示,老年人群并非社会负担 ,而 是巨大的社会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由人口数量决定 ,而在于人口政策能否最大化激发人力潜能。中国需要适应新 的人口现实,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人力资源 ,释放社会中人口的全部潜力,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收获“人才红利”。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

  与人口数量相比 ,人口政策更重要

  杜鹏 :对于老龄化 ,中国舆论中出现了对人口抚养比和经济增长动力削弱 的忧虑情绪 。在人口政策调整和社会配套跟进方面 ,日韩两国有什么需要特别提醒中国 的经验之谈?

  林玲子: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由人口数量决定 ,而在于人口政策能否最大化发挥人力潜能。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现有人口能力的政策,比单纯的人口数量更重要 。亚洲国家必须适应逐渐增多 的老年人口 ,从而相应地调整政策。

  金益基:韩国社会已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变化 的主要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开始下降。现代化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计生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都对韩国人口变化产生了影响。1996年开始,韩国政府改变了政策风向,由限生转向促生 ,但这为时已晚,日本和韩国 的促生政策都没有收到实效。

    资料图:韩国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韩国首尔明洞街头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杜鹏 :贝斯图教授在新近的学术论文中认为 ,如果人力资本得到快速增长,低生育率可能不会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持续发展构成大的障碍 。能否概述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

  贝斯图:这 是基于沃尔夫冈·卢茨提出 的“人口新陈代谢”概念得出,即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如果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人们 的技能水平相对更高,且人力资本的改善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 ,这种人力资本 的转变就可抵消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适应新的人口结构现实 ,释放社会中人口的全部潜力,而不仅仅是创造和要求更多 的人口资源 。

  让年轻人生孩子 ,什么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

  杜鹏 :应对低生育率 ,世界不少国家 的经验大致分三个方面:从产假、育儿假等方面给予时间支持 ,从津贴 、减税等方面给予经济支持,从托育照护等方面给予服务支持。从大家的经验观察,年轻人想要 的是什么 ?

  林玲子 :日本人尤其 是男性 ,通常工作时间很长 ,所以日本一直以来都尝试着对工作风格 、工作方式进行改革。但是最大 的影响是新冠疫情带来 的,居家办公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 是2021年,结婚率上升了。如果远程办公 、弹性办公方式继续下去 ,可能会给年轻人创造比较好的条件。除此之外,产假和陪产假 ,还有诸如津贴等经济支持也很重要 。

  金益基 :韩国政府效仿北欧国家 的“工作—家庭平衡”政策,但是韩国政府没有做到为工作女性提供充足 的福利 ,甚至对男性来说也没有一个切实有效 的环境(提高生育率) 。提高生育水平 ,弹性工作和陪产假都是必不可少 的,这也 是韩国年轻人最想要 的。

  贝斯图:工作单位政策必须要和国家政策同步,提供更好 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要在家庭内部平衡男女角色 ,男女双方都应在照顾孩子和家务中作出同等贡献。

  少子化和低生育率本身 ,与其说是一个生育问题,不如说 是社会其他问题 的表征。比如年轻人要照顾孩子、父母 、伴侣的父母,压力太大,政府确实想支持生育,但要想达到目标,可能要先在老年护理领域投入资金 ,去分担劳动年龄人口肩上的担子 。

资料图 :一些孩子在家人的带领下走进农田参与劳动。中新社发 王俞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资料图 :一些孩子在家人 的带领下走进农田参与劳动。中新社发 王俞 摄 图片来源 :CNSphoto

  应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杜鹏:老年人群并非社会 的负担,而 是巨大的社会资源。在开发“银发资源”方面,日韩 的经验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

  林玲子 :不能认为老年人寿命 的延长会带来社会负担 。日本人口确实是在减少,但预期寿命每年都在延长 ,这就意味着,增加的老龄人口放缓了整体人口减少的趋势 。传统意义上 的劳动人口确实在减少 ,但 是如果考虑到健康的老人数量在增加,那么实际劳动人口并未大幅减少,我们要做的是促进就业 ,促进老年人就业 。

  金益基:韩国正制定各种计划为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 ,制定了各种扶持计划 。我们成立了韩国老年人力开发院 ,全面统筹相关工作 ,该机构正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和参与社会活动 的机会 。

  杜鹏:贝斯图教授近期在文章中写到 ,中国要适应人口格局 的巨大变化 ,逐步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收获“人才红利”。西欧国家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供中国借鉴 ?

  贝斯图 :每当讨论老龄化带来 的负担时,我们必须准确地定义“负担”所代表 的实际含义 。我之所以谈到这种人力资本红利 , 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与50、60、70年前 的年轻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面临 的机遇 ,如果被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实际上就可以产生这种红利 。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改进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结构 ,而不是把老年人或60岁以上 的人群割裂出来看待 。

资料图:辽宁沈阳一公园内 ,一群爱好冰球运动 的退休大爷组建冰球队进行比赛。

资料图 :辽宁沈阳一公园内 ,一群爱好冰球运动的退休大爷组建冰球队进行比赛 。

  如何让人们接受“延迟退休” ?

  杜鹏:当前,“延迟退休” 是中国社会热度较高 的话题 ,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如何在全社会达成延迟退休 的共识 ?又如何做好配套制度安排 ?

  贝斯图 :在英国 ,退休和养老金之间的联系已不那么紧密,没有所谓的退休年龄。你的公司不能强迫你在60岁或65岁 ,或其他任何年龄离职,除非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正当理由。这与养老金年龄不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仍然 是固定的 。所以 ,你可以选择退休,选择离职,但你无法在特定年龄之前领取养老金 。这可以防止人们在他们真正想离职前就被迫失去工作。

  人们说这会剥夺年轻人的工作 ,让人工作到六七十岁会增加年轻人口 的失业率,但我认为这种说法缺乏证据 ,我们应该考虑人们在不同 的年龄阶段如何承担不同 的工作 。

  林玲子 :我们必须区分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 。日本正将养老金领取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但我们决定不再往后延迟 ,因为保持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很重要 ,这样人们才会信任它 。目前 ,我们可以选择从70或7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延迟领取 ,获得 的养老金会更多 。

  至于退休年龄,必须让它变得灵活,这样未来工作市场才能更灵活。我们可以为人生设立一个“第一工作阶段”,从20多岁到50岁,这个阶段,我们会结婚生子。到了50岁,孩子长大成人,就可以开启“第二工作阶段”,从50岁开始积累新 的经验。我们可以工作到60岁或70岁以后 ,甚至80岁或100岁 。这种退休年龄的设定 是创造新型社会或适老社会的关键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大厅用户注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