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彩网投资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 盈彩网投资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盈彩网投资平台(中国)官方网站2024-08-08

盈彩网投资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坚定做好经济工作 的信心——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即将收官的2022年 ,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但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回稳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

  即将到来 的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中国经济怎样稳中求进?

  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关键指引——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 、活力足 ,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 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会议提出的“六个坚持”, 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 的时代内涵 。

  回望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 。

  面对高速增长背后显现 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聚焦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 ,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 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高质量发展 ,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从哲学维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引领中国经济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向“美”而行,着眼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统筹需求与需要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驾马车”动力加快转换,蓝天更多,河流更清……从总量之“美”到结构之“美”,从生态之“美”到生活之“美”,民生有保障的“好生活”与精神充实愉悦 的“美生活”相得益彰。

  笃“实”夯基,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进步,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巩固和发展全球最全工业门类。

  求“效”有为,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为关键全面深化改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协”善治 ,从新发展阶段出发,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 。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步履坚实,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 的路径更加明晰。

  “共”富“共”赢 ,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 ,统筹效率与公平。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 的实质性进展,到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 、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 、前人从未遇过 、西方经济理论始终无法解决 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指引中国经济在守正创新中打开发展新天地——

  2022年12月26日 ,蜿蜒千里 的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从成都南站发出,沿着现代化 的铁路 ,奔驰在崇山峻岭间 。

  超过78条——这是2022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数量 ,创历年新高, 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 、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放眼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持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四梁八柱”,为中国经济拓展回旋空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

  新时代 的发展 ,需要新 的发展方略 。

  党 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 的全面领导 。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谋定发展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作出年度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 ,决策重大经济事项 ;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改革……

  十年风雨兼程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应对世纪疫情,应对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 的成功实践反复证明,党对经济工作 的全面领导 是我国经济发展 的根本保证。

  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矢” ,射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之“ 的”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无不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经济 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 。

  习近平经济思想从对策维度聚焦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推动中国经济在致广大而尽精微中行稳致远——

  2022年12月9日上午 ,一列满载货物 的集装箱班列从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离 ,标志着天津港2022年中欧(中亚)班列运量突破9万标箱,同比增长近60%。

  “集团长期以来以稳求进 、以进固稳 。”天津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大力推行班列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通关模式 ,服务“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

  稳中求进 ,从宏观政策到市场主体,各层面各方面牢牢把握这一工作总基调 ,不断创造新业绩 。

  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 的事,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系统工具。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全面具体的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 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

  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科学应变,助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破浪前行: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项项举措卓有成效 ,一项项政策落地生根 。

  潮头掌舵,气象万千。

  越是攻坚克难的阶段 、纷繁复杂 的时候 ,越彰显科学理论的真理光辉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不断赢得历史主动,赢得精神主动 ,赢得发展主动。

  历经非凡变革 ,我国发展站上新 的更高历史起点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党 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 ,来到陕西延安 、河南安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考察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着新 的深邃思考。

  2个月后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 ,吹响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奋进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 ,取得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 ,这 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大国经济治理智慧的最好诠释 ,也 是中国经济信心前行的最坚实基础。

  看10年——新时代10年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

  2022年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开幕。当天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等来到北京展览馆 ,走进展厅参观展览 。

  综合展区中心,制造强国、航天强国 、海洋强国 、网络强国 、交通强国、科技强国 ,一叶叶风帆拼成“奇迹号”巨轮模型,引人驻足。

  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上升到114.9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从499亿元增加到1817亿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发射240余次……一个个亮眼数据,标示出新时代10年中国经济“量”的跨越,更彰显“质” 的提升。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望10年来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 ,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的发展之路。

  看5年——“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指出 ,“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 ,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 。”

  时针拨回5年前,2017年4月。八桂大地 ,春风和煦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海 、南宁等地考察调研 。

  听取北部湾港口规划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介绍,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考察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强调必须发展实体经济 ,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 、提高制造业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一路所看所谈 ,透出对发展质量 的深刻考量。

  这一年10月召开 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2020年10月 ,党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2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高质量发展,就 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只 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5年间,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着力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对高质量发展 的强调和践行一以贯之。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 的城镇化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关键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为中国经济开辟广阔空间 。

  看3年——世纪疫情 ,是3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直接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是各国共同面对 的难题。

  “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

  3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的辩证之道 。

  坚持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 ,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 ,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稳中求进,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 ,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

  面对疫情跌宕反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 ,我国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的非凡实践,有效处置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5波全球疫情冲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

  2020年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 的主要经济体 ;3年经济保持4.5%左右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不惧险阻 、勇往直前的证明 。

  看这一年——2022年 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我们胜利召开党 的二十大 ,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

  这 是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数据:

  前11个月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 。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

  前11个月 ,充电桩 、风力发电机组、民用无人机、光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2.7% 、39%、30.4% 、21% ,产业升级发展持续,新动能继续壮大 。

  ……

  这一年,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经济发展。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迅即行动,扎实落实 。

  这一年 ,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 、后期扭转下滑态势 ,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 ,四季度抓住窗口期进一步回稳向上……顶住疫情反复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 ,中国经济划出一条“V”型复苏曲线 ,预计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展现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一些外媒报道指出 ,在全球经济面临空前挑战之际,中国经济仍然向好 。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政策 的中国 ,将成为明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中国经济从来都 是在爬坡过坎中前行 。

  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遇到 的困难很多,有的困难 是空前 的,但是我们做到了。”

  用好优势抓住机遇,时与势始终在我们一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 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我国经济发展在多重目标下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 的影响加深 。

  “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有超大规模市场 的需求优势 ,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 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我国发展的“四个优势”,揭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的坚实支撑。

  知难而进 ,砥砺前行 。我们有条件实现更好发展,关键是要巩固和拓展优势,抓住和用好机遇。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体制优势增强发展活力——

  制度优势 是一个国家 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从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的各项制度,到通过宪法修正案,实施民法典 ;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到实行最严格 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 、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制度基础 。

  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历经风雨更显优越性的“中国之治”中 ,我们 的制度自信持续铸牢 。

  中国市场主体已发展到1.6亿多户 , 是稳经济的底气所在。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是我国经济能经受住各种风浪冲击 的重要制度保证 。

  “我们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 是长久之策 ,不是权宜之计。”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 ,反垄断法完成修改保护公平竞争 ;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垄断行业体制改革……

  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以需求优势应对外部冲击——

  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背景下 ,第五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额再创新高:累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连续五年如期举办进博会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释放了中国全面扩大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 ,展现了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担当。”《世界开放报告2022》评价。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 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是世界上最有潜力 的超大规模市场 ,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显著。

  “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 ,补短板锻长板投资需求旺盛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将引领创造更多市场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外发布,对进一步发挥需求优势进行新的部署。

  “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2022年11月17日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书面演讲时这样表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供给优势提升发展质量——

  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交付首家海外客户;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下线 ;建成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近期,一系列发展新成果捷报频传 。

  坚持把发展经济 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正加速向制造强国迈进。

  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 ,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多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 ,形成中国突出的供给优势 :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 ,能够制造世界上大多数工业产品,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 、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 的光纤网络。

  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在对外依赖度高 、短期难以有外部替代来源的领域加快补短板;积极参与推动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布局;推动新产业 、新技术、新产品 、新业态发展,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为实现经济质 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

  持续释放人才红利 ,以人力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 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人才红利新的优势正在显现 :

  8.8亿劳动年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达38.8岁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的人口超过2.18亿人 。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 、门类最齐全 的人才资源大国。

  在量子信息、干细胞 、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庞大人力资源持续激发创造活力,成为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才 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凸显。党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并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 。

  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项项部署 ,旨在充分释放人力优势潜力,不断厚植发展优势 。

  惟其艰难 ,才更显勇毅 ;惟其笃行 ,才弥足珍贵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 是我们 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

  “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 、潜力足 、回旋余地广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 ,习近平总书记自信而坚定的宣示,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经济无比光明 的前景。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邹伟、韩洁、叶昊鸣 、魏玉坤 、周圆)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01版)

人间正道在大同******

  【年终特稿】

人间正道在大同

——维护全球安全和人类福祉 的中国态度

  作者 :关国平

  风起云涌,春去冬来 ,2022年 的世界很不太平。

  欧洲大陆硝烟升腾,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 ,全球粮食能源问题凸显 ,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以前所未有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的 , 是深刻 的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 、历史之变 。

  剑与犁 ,义与利 ,机遇与挑战,偶然与必然……杂糅汇集于百年变局的洪流之中。

  持续中 的俄乌冲突, 是冷战后国际地缘政治现实的冷酷延伸——超负荷多年 的博弈之弦最终承压断裂 。动荡冲突之际 ,“全球北约”“平行世界”“新铁幕”等美西方奇谈怪论此起彼伏 ;雨横风狂之时,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强权政治等本应沉寂 的概念借势起舞。在21世纪 的第三个十年 、冷战结束30年后 ,动荡与危机令世人警醒 :在全人类共享 的这个星球上 ,安全出了问题 ,发展正受到威胁。

  满川风雨看潮生。

  “安全 是发展的前提 ,人类是不可分割 的安全共同体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切实可行 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全球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 的国际环境。”今年11月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再次论及全球安全倡议 ,深刻阐明安全之于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凝聚东方智慧和大国情怀,全球安全倡议牵挂人类福祉,聚焦安全痛点,反映世界共识,引起普遍共鸣。

人间正道在大同

2月27日,在罗马尼亚北部与乌克兰接壤 的锡雷特边境关口 ,乌克兰女子在帐篷外打电话。新华社发

  百年变局中 的危情怪象

  欧洲粮仓,沃野千里。延宕了十个月 的俄乌冲突严重消耗了双方的战略资源,并产生难以估量 的溢出效应 。在全球化时代 的“地球村”,安全危机带来 的冲击从来不限于“震中” ,也从来不限于“安全”。

  粮食告急 ,油价飙升 ,通胀高企……欧盟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攀升 ,10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7% ,再创历史新高。欧盟委员会2022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称 ,欧盟 、欧元区和大多数成员国经济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明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继续萎缩 。在欧洲之外 ,俄乌冲突已经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不少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更是跌入极度贫困和饥饿艰况 ,破产和动乱的幽灵抵近徘徊 。

  两国相持兵不解 ,会应俱碎似连环。从来战火无情,何况俄乌冲突的影响 ,已不只 是两个当事国家之间的“连环” ,还在全球形成影响深远 的连锁反应 。

  实现和平,不仅是人道主义 的关切,也是维系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关键。面对俄乌冲突,中国一直从问题 的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站在公道 的一边 ,并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劝和促谈 。

  当下寒冬已至 ,第聂伯河冰封千里,而俄乌冲突依旧僵持不下 。冲突双方将在战场继续厮杀,还是走向谈判桌 ?人们不得而知。但世界仍然在期待,冬季的天然止战效应,能让这场旷日持久 的冲突找到出口 。

  12月20日 ,习近平主席在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通电话时表示,中方坚持主张劝和促谈 ,认为危机长期化、复杂化不符合各方利益 。中方支持欧方展现战略自主 ,引领构建均衡 、有效、可持续 的欧洲安全架构 ,实现欧洲大陆 的持久和平和长治久安 。

  要灭火,而不 是拱火——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的共识和期待 。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元首,印尼总统佐科曾先后访问基辅和莫斯科 ,他表示 ,尽管外部形势仍然艰难 ,但走向和平解决和公开对话仍然很重要 ,他愿意帮助两国领导人“架起沟通的桥梁” 。

  访问彰显了佐科总统务实 的外交立场,与恪守客观公正的中国主张一样 ,代表了世界多数国家支持劝和促谈,主张尽快结束俄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势 的愿景。

  然而,与国际社会普遍愿景相悖,美国与北约至今完全无意推动终结这场冲突。在前期提供巨额军事援助的基础上,12月20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公布了总额450亿美元的《2023年追加乌克兰补充拨款法案》。这将 是美国迄今数额最大 的一笔援乌拨款,远超白宫上月向国会请求 的370亿美元总额。

  俄乌冲突爆发后 ,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邀请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造和强化这一联盟。这制造出关于欧洲大陆乃至全球安全秩序 的“集体恐惧” ,而本已出现“脑死亡”征兆的北约,得以“复活”和强化。北约新“战略概念”称俄罗斯 是“最大且直接的威胁”,确认并巩固了该集团积极遏制俄罗斯 的政策。俄乌冲突则被拜登总统描绘为“民主与威权之战”和“历史 的拐点”。美方更冠冕堂皇地宣称,谁不支持对俄制裁,就 是“拒绝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抛开了历史经纬,何来“历史正确”?

  当前俄乌冲突的实质,正是冷战后俄罗斯与北约地缘政治矛盾长期积累后 的集中爆发 。从根本上看 ,这是美国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政策长期堆栈而成 的恶果 ,而北约持续东扩及对俄罗斯 的长期遏制正是俄乌冲突 的导火索 。实际上,身经冷战 的美国战略家早已对北约东扩的灾难性后果发出预警 。“遏制政策之父”乔治·凯南早在1998年即表示 ,北约东扩是一场“新冷战” 的开端。

人间正道在大同

11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市场,商贩准备商品 。新华社发

  安全困境中 的希望之光

  人间正道是沧桑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儒家经典《礼记》勾勒出人类社会 的共同理想。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身处乱世的诗人韦庄曾发出世道不昌的无奈感叹 。

  在历史前行 的某些节点,戚戚内顾比敞开胸怀来得容易,抱残守缺比顺应时代显得“智慧” ,迎合民粹比培育合作更受青睐——这正 是百年变局 的深刻复杂之处。

  全球化的退潮 、自由主义的隐退 、强权政治的回归,让人们心生忧虑:执意强化大国竞争 ,甚至可能调整资源配置为大战做准备 ;大步回归集团对抗 、冷战传统;与应对疫情冲击相似 ,为应对地缘政治变化 ,泛化国家安全,强调 的是本国优先 ,而不再是自由贸易和投资流动带来 的普遍受益。

  罗伯特·卡根等一些西方知名学者惊呼 ,“俄乌冲突正在使一个更加危险 的多极世界加速形成”“美国治下 的和平可能会让位于全球混乱”。

  这一看似理性 的“警示”不仅美化了霸权,而且颠倒了因果。追根溯源 ,俄乌冲突只是触发了大国冲突 的传统病征 ,当前危机凸显美国霸权和美西方主导国际治理体系 的失效。回望冷战结束以来 的三十年 ,世界本应迎来充满希望 的“长周期和平” ,但人类并没有享受到真正 的和平与安宁,仍在经历持续不断 的冲突和危机。

  曾几何时 ,政治经济一体化迅速推进的欧洲被视为和平与繁荣的成功范例 。西方学者认为,北约和欧盟双双东扩 ,可以构成维护欧洲持久和平与繁荣的“双保险” 。如今,现实的强烈反差昭示世界 ,个别国家和集团谋求以实力扩张获得绝对安全 ,挤压其他国家 的安全空间 ,最终只会造成地区安全局势恶化 ,让自身和国际社会陷入更大 的不安全 。

  树曲木者 ,恶得直景 !美西方国家长期固守霸权思维和意识形态藩篱 ,违背时代 的发展大势 ,是当前危机与乱象之源。

  面对冷战结束三十年后 的危机与乱象,世界需要冷静而深刻的反思。德国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指出,我们正在目睹大小危机史无前例地汇聚集合,这些危机有许多不仅是衰败 的迹象,也 是新世界秩序正在诞生的迹象。

  面对暴力和冲突 的蔓延,恐怖主义 的猖獗 ,全球疫情 的肆虐,核战争与核毁灭的威胁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我们 ,世界上既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 ,也不存在脱离世界安全的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

  摒弃霸权与对抗,追求和平与发展, 是全人类福祉所系。正因如此,中国领导人提出 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被誉为“这个星球唯一的未来”;主张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的全球安全倡议,才被视为“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 的有力武器” 。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 、最普遍 的诉求和愿望 ,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当今时代 ,国际社会需要什么样 的安全理念?世界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是对传统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的扬弃和超越 :

  ——坚持共同 、综合、合作 、可持续 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 、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 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

  ——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 ,反对单边主义 ,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 ,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 、有效 、可持续 的安全架构 ,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 的基础之上;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 的分歧和争端 ,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 的努力 ,不能搞双重标准 ,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

  ——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 、网络安全 、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

  萤光爝火,日月之明。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世界 的交流和碰撞中一直秉持着天下一家、和合共生的理念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 的贡献。新时代的中国胸怀世界和平发展,情系各国人民安危 ,引领时代发展进步潮流 ,坚定倡导构建人类风雨同舟、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全球安全倡议以非凡 的理论勇气和深厚的天下情怀 ,直面全球安全赤字 ,引领共同安全道路,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为人类社会通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世界指出了清晰路径 。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国际社会的需求 ,“那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共同 的安全机制 ,所有国家都认同一套能带来和平、解决冲突的规范以及价值观 ,避免一个或几个国家自行其 是 ,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单方面加强自身 的和平与安全”。

人间正道在大同

7月10日 ,人们在黎巴嫩 的黎波里排队购买面包 。新华社发

  “霸权治下” 的安全反思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 ,以逆攻顺者亡 。”

  2200多年前韩非子《初见秦》中“世有三亡”说 ,仍可以用来把脉当今世界。

  今年以来,当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推行歧视性补贴政策,当美国主导北约追求绝对安全而招致俄罗斯的反击时 ,霸权对安全 的消极作用,愈发清晰地暴露于世人眼前——美国霸权主义 的历史旧梦与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的时代大势背道而驰。

  美国 的病根在于,无视别国 的安全和发展需求 ,无视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执念于维持自身霸权和“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结构 。在这一结构中 ,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处于核心位置,非西方国家则被永久排挤在边缘 。

  这也 是当今世界安全困境的根源:美西方强行延续霸权 ,无视乃至压制非西方整体崛起,在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时极度自私自利 。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论及东西方矛盾时 ,总是将其归类为民主、人权和价值观矛盾 。这是蓄意歪曲事实、误导世界。西方与非西方矛盾 的本质不在于文化价值观 、制度和人权分歧 ,而在于国际秩序的不公正不平等 。

  所谓“美西方代表世界” ,注定 是一场地缘政治梦幻 。尽管美西方施加了巨大压力,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 ,追随美英 的主要是西方国家 ,不到全球国家总数 的四分之一 ,其人口只占世界的七分之一 。世界大多数国家拒绝美西方兜售的民主叙事 ,更拒绝在美国推行的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 。

  鼓噪“改变中国所处 的环境” ,也只 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在今年 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期待的亚太国家对华“围剿”彻底落了空。印尼国防部长普拉波沃在演讲中明确指出 ,各国应尊重中国 的正当崛起和所需发展空间 ,“亚洲国家都有曾被大国支配 、奴役和剥削的共同历史,因此区域国家致力于创造一个和平友善 的环境,以‘亚洲方式’解决分歧和挑战”“我们敦促各国尊重中国作为一个伟大文明国家的正当崛起”。

  执迷于“遏制中国影响力”,只能 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日前 ,美国时隔八年再次举办美非峰会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此次美非峰会与今年早些时候举办 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 、第九届美洲峰会、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等如出一辙,追踪打压中国的影响力 ,这似乎成了美国外交的发力点,但在实打实的中国贡献面前注定徒劳。正如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明确表示 ,所罗门群岛不会“选边站” ,针对中所安全合作的反对声音“非常具有侮辱性”。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西方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我们正走向西方政治和经济主导地位 的终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这样认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指出,“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霸权”。每个国家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但没有任何国家拥有支配整个世界 的潜力 。

  在世界对共同安全、共同发展 的追求中 ,美国 的霸权话术已然失灵 。

  以安全挑战和中国威胁为噱头 ,并不能为美国修复其在数十年霸权行径中失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会置和平发展于不顾 ,为霸权私利火中取栗 。美国国际战略联盟公司创始人乔治·库认为 ,美国浪费了大量精力和资源企图遏制中国崛起。这种做法从未奏效 ,将来也不会奏效 。唯一明智的做法 是与中国合作 ,找到互惠互利 的结果 。

  贩卖恐惧 ,也无法推销“平行世界”。世界各国需要 的 是真正 的和平红利,希望在安全和发展之间寻求理性的平衡 。面对执意要把太平洋变为“大国战场”的美国 ,地区国家忧从中来、拒绝“共舞” 。新加坡无任所大使许通美善意地提醒:“亚洲人以贸易为生 。”斐济国防部长鲁伊拉图明确表示 :“中国 是地区发展 的主要伙伴 。”

  充满希望 的非洲大陆,同样珍视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而厌恶西方国家居高临下 、口惠而实不至 的说教。非洲朋友们说 :“每次中国来访,我们就收获一家医院;每次英国来访,我们就得到一次演讲。”美国在传统上把非洲视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等却把非洲视为一个充满机遇 的大陆。

  即使 是欧洲国家 ,也不认同“捆绑中俄” 的做法。比利时、荷兰等国领导人明确表示,反对因涉疆和涉港问题重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他们认为,欧洲不必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明确表示 ,法国和欧盟坚持独立自主战略 ,不赞成也不会参加集团对抗 。

人间正道在大同

图为11月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街头拍摄的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标识 。新华社发

  以天下情怀求索大同之道

  “我们不会回去!”

  今年夏天,马德里北约峰会期间 ,反战大游行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不要战争 ,让我们停止吧”“推动和平 是谎言,它在鼓动战争”“北约就像一列疯狂的火车”等愤怒的口号响彻在美欧多场抗议集会活动中 。

  世界也不会“回去”——在战争与和平、对抗与合作、倒退与进步等根本问题上,“我们不会回去” 的呼声清晰而坚定 ,这 是大势所趋 ,是历史正确的一边。

  风雷激荡的变局之中,我们看到一些国家迟疑彷徨,甚至保守倒退 ,继续将自身私利凌驾于国际公义之上。无论是北约战略文件首次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 ,还 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竞赢”中国的战略,美国裹挟西方盟友挑动世界分裂对抗 的意图 ,昭然若揭 。

  在历史 的十字路口,建桥还 是筑墙 ,合作还是对抗,选择不同 ,则命运不同 。

  12月初,首次在中东举行 的世界杯足球赛精彩纷呈 ,而中阿 、中海 、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同样引人瞩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 ,体现出中阿面对全球挑战加强团结协作 的战略抉择。

  从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 ,到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亚太经合组织曼谷会议,再到此次“三环峰会”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前后三次出访期间,累计同40多个国家领导人双边会见 ,向世界发出了团结协作 、互利共赢 的中国声音 。

  这声音回应时代之问,化解时代之困 。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 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历史经验表明,国际格局调整和权力转移期往往也 是地缘矛盾多发期 。当代 的国际安全危机会带来失序,也会催生变革 ,关键取决于如何应对 。

  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实现中东安全稳定 的五点倡议到“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中国统筹安全与发展 ,因应国际形势新变化 ,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安全问题 的破解之道 。

  习近平主席提出 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共同、综合 、合作、可持续 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 ,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 ,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指明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践行“天下一家”,摒弃“非友即敌” 。固守意识形态执念 ,将世界分裂为“民主的我者”和“威权的他者”, 是人类和平发展 的根本威胁 。只有把代表人类整体的“我们”作为全球性叙事主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为旨归 ,世界的嬗变才能获得有力 的正向支撑 。

  ——以普遍安全促共同发展 ,而不是以绝对安全谋霸权私利。美西方少数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对别国经济科技发展进行打压遏制 ,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民生困难。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 、可持续 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普遍安全 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才能消弭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

  ——开展良性竞争,拒绝零和博弈 。在分裂、对抗的意识形态中进行你输我赢、你死我活 的零和博弈 ,只会祸乱世界 ;只有在开放 、合作 的环境中开展基于公平规则 的良性竞争 ,才能推动人类社会 的发展进步。

  坐而论道 ,起而行之。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在纽约召开 的维和峰会上的一段内幕:奥巴马总统轻描淡写地无视美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少而又少的事实 ,而中国挺身而出,承诺派遣一支由8000人组成 的训练有素的维和常备军 ,并出资培训非洲 的维和人员。这一大手笔的方案赢得了参会者的掌声。潘基文写道,“我喜出望外” 。

  这只是中国参与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 ,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始终做国际秩序 的维护者 。中国就乌克兰问题 、巴勒斯坦问题 、朝鲜半岛核问题 、阿富汗问题等探索解决之道 ,始终做热点问题 的斡旋者 。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借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平台,中国为全球经济 的稳定和复苏注入了活力,始终做国际公共产品 的提供者。

  …………

  全球安全倡议与习近平主席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相辅相成,呼应和平 、发展、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 ,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在国际社会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为各国谋安全 、促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人间正道在大同 。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16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盈彩网投资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地图